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 郵箱登錄| 權屬企業微信群| 職工群眾意見反映郵箱| 假冒國企舉報信箱
版權所有: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 地址:中國福建省福州高新區海西園高新大道7號
閩公網安備:35012102500047號?? ? ? ? ? ? ? ? 閩ICP備:11004099號-1
本期重要資訊導讀
一、2022年2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二、中央政策資訊
三、地方政策資訊
一、重慶【鼓勵汽車更新換代消費,前10000名申報人可享受市級專項補貼2000元】
二、江蘇【發布全國首個省級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運營管理辦法】
三、河南【力爭今年新建公共充電樁8000個以上】
四、其他資訊
一、長城汽車【成立新公司做快速充電站】
二、飛凡汽車【與上汽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合作,發力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
三、零跑汽車【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
四、長城汽車【將在巴西投資18.5億美元生產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
2022年2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2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8.7%
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3萬輛和173.7萬輛,環比分別下降25.2%和31.4%,同比分別增長20.6%和18.7%。
(1)2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7.8%
2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53.4萬輛和14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0%和27.8%。分車型看,轎車產銷分別完成70.4萬輛和6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6%和28.4%;SUV產銷分別完成75.6萬輛和7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6.6%和29.6%;MPV生產完成4.9萬輛,同比下降1.0%,銷售完成5.2萬輛,同比增長12.9%;交叉型乘用車生產完成2.6萬輛,同比增長54.6%,銷售完成1.5萬輛,同比下降9.5%。(2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3.4萬輛,同比增長27.9%,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6%,占有率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2月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6.6%
2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7.9萬輛和25.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8.3%和16.6%。分車型看,貨車產銷分別完成25.4萬輛和22.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9.4%和17.8%;客車產銷分別完成2.5萬輛和2.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3%和3.6%。
二、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8倍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8萬輛和3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倍和1.8倍,市場滲透率為19.2%。分車型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25.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1.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萬輛和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倍和3.4倍;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3輛和178輛,同比分別增長7.5倍和5.4倍。
中央政策資訊
2022年2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以按照《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關于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有關部署,為推動各有關方面科學做好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發布煉油行業、乙烯行業、現代煤化工行業等17個行業的節能降碳指南。
一、引導改造升級
對于能效在標桿水平特別是基準水平以下的企業,積極推廣本實施指南、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工業節能技術推薦目錄、“能效之星”裝備產品目錄等提出的先進技術裝備,加強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污染物減排、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公輔設施改造,提高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綠色化水平,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二、加強技術攻關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單位創新資源,推動節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綠色共性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相關設施裝備攻關。推動能效已經達到或接近標桿水平的骨干企業,采用先進前沿技術裝備謀劃建設示范項目,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三、促進集聚發展
引導骨干企業發揮資金、人才、技術等優勢,通過上優汰劣、產能置換等方式自愿自主開展本領域兼并重組,集中規劃建設規?;?、一體化的生產基地,提升工藝裝備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構建結構合理、競爭有效、規范有序的發展格局,不得以兼并重組為名盲目擴張產能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四、加快淘汰落后
嚴格執行節能、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政策,依法依規淘汰不符合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要求的落后工藝技術和生產裝置。對能效在基準水平以下,且難以在規定時限通過改造升級達到基準水平以上的產能,通過市場化方式、法治化手段推動其加快退出。
2022年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以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有關要求。和車用能源相關的內容如下:
一、完善交通運輸領域能源清潔替代政策
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行綠色低碳交通設施裝備。推行大容量電氣化公共交通和氫能等清潔能源交通工具,完善加氫、加氣(LNG)站點布局及服務設施,降低交通運輸領域清潔能源用能成本。
二、完善油氣清潔高效利用機制
在滿足安全和質量標準等前提下,探索輸氣管道摻氫輸送、純氫管道輸送、液氫運輸等高效輸氫方式。鼓勵傳統加油站、加氣站建設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交通能源服務站。加強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推廣示范,擴大二氧化碳驅油技術應用,探索利用油氣開采形成地下空間封存二氧化碳。
三、健全能源供應保障和儲備應急體系
探索建立氫能產供儲銷體系。按規劃積極推動流域龍頭水庫電站建設,提升水庫儲能、運行調節和應急調用能力。
四、健全能源法律和標準體系
加強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法制建設,修訂和完善能源領域法律制度,健全適應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需要的能源法律制度體系。增強相關法律法規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全面清理現行能源領域法律法規中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不相適應的內容。健全清潔低碳能源相關標準體系,加快研究和制修訂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氫能、清潔能源供熱以及新型電力系統等領域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制定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產業指導目錄,建立和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相關技術標準及相應的碳排放量、碳減排量等核算標準。
(三)工信部【發布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包括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
3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
《要點》包括,持續完善標準頂層設計,加強各方統籌協調;加快新興領域標準研制,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強化綠色技術標準引領,支撐雙碳目標實現;完善整車基礎相關標準,夯實質量提升基礎;全面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一、新能源汽車領域:啟動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安全相關標準修訂工作,進一步提升動力蓄電池熱失控報警和安全防護水平;加快推進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列標準研究,修訂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要求標準,進一步強化電動汽車安全保障。開展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最大功率測試方法標準預研,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動力性能試驗方法、驅動電機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等標準制修訂,持續完善電動汽車整車及關鍵部件標準體系。開展動力蓄電池耐久性標準預研,推進動力蓄電池電性能、熱管理系統、排氣試驗方法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管理規范等標準研究,促進動力蓄電池性能提升和綠色發展。全面推進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能耗及續駛里程、低溫起動性能、動力性能試驗方法等整車標準以及燃料電池發動機性能試驗方法、車載氫系統技術條件等關鍵系統部件標準研究,支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研發應用及示范運行。加快構建完善電動汽車充換電標準體系,推進純電動汽車車載換電系統、換電通用平臺、換電電池包等標準制定;開展電動汽車大功率充電技術升級方案研究和驗證,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傳導充電連接裝置等系列標準修訂發布。
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開展汽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試點,組織信息安全管理系統等標準試行驗證,完成軟件升級、整車信息安全和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審查與報批。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要求、設計運行條件及車載定位系統等L3及以上通用要求類標準草案編制,完成封閉場地、實際道路及模擬仿真等試驗方法類標準的制定發布,面向L2級組合駕駛輔助系統開展標準驗證試驗,有力支撐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工作。加快推進信息安全工程、應急響應、數據通用要求、車載診斷接口、數字證書及密碼應用等安全保障類重點標準制定,進一步強化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優化完善車輛網聯功能技術標準子體系,推進基于LTE-V2X的車載信息交互系統、基于網聯功能的汽車安全預警場景應用以及相應交互接口規范等標準的研究和立項,協同推動智慧城市網聯基礎設施相關標準制定,支撐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智能交通系統、大數據平臺等的互通互聯。分階段完成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系列標準制定,開展符合我國交通特征的測試設備等標準研制工作。
地方政策資訊
(一)重慶【鼓勵汽車更新換代消費,前10000名申報人可享受市級專項補貼2000元】
3月2日,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發布《關于鼓勵汽車更新換代消費的通知》2022年3月1日0時至2022年6月30日24時期間,在重慶市內外售賣轉移或報廢注銷了登記在本人名下6個月以上的舊乘用車,并在重慶市轄區內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了“國六”排放標準的乘用車新車或新能源乘用車新車,且在重慶市轄區內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繳納新購乘用車相關稅收、完善新購乘用車上戶手續。符合補助條件的對象,申報期內成功申報名額滿10000名或者申報期滿截止。
(二)江蘇【發布全國首個省級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運營管理辦法】
3月1日,江蘇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通知(蘇工信規〔2022〕2號)。
《辦法》明確,從事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的企業應當滿足以下5個條件:一是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含分公司),經營范圍包含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二是建立充(換)電設施運營管理系統。管理系統能對運營數據進行安全監測、采集和存儲,運營數據保存期限不低于5年。三是具備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質量保證能力,并建立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質量保證體系(附件1)。四是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和服務投訴處理機制,自覺接受行業監管和用戶監督。五是履行建設運營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安全職責制度,明確安全責任人。
(三)河南【力爭今年新建公共充電樁8000個以上】
3月15日,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河南省擴大有效投資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的通知(豫發改投資〔2022〕195號)。
《措施》指出,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實施產業鏈強鏈行動,加快裝備和汽車產業鏈式提升,推進基礎材料行業延鏈提質,加強消費品行業精品供給,培育發展30個產業鏈。實施核心競爭力提升行動,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電力裝備、先進合金材料等重點產業開展關鍵環節攻關,加快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石化等重點領域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力爭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
其他資訊
(一)長城汽車【成立新公司做快速充電站】
3月10日,成都智行三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段金龍,注冊資本6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機動車充電銷售;集中式快速充電站;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長城汽車(601633)關聯公司坦克智行(重慶)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
(二)飛凡汽車【與上汽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合作,發力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
3月10日,飛凡汽車與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以下簡稱:上汽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通過共創的模式圍繞設計、智駕、智艙、三電等方面展開深度的合作,整合創新研發資源,加速前瞻技術的布局和落地,進一步發力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據悉,后續飛凡汽車與零束科技、上汽捷能等上汽科技小巨人共創模式的項目也將陸續落地。
(三)零跑汽車【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
3月17日,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建銀國際。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總收益分別為1.169億元、6.313億元和31.32億元,近三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年內虧損分別為9.01億元、11億元和28.457億元。
2021年全年,零跑累計交付43748輛電動汽車,同比增長443.5%。零跑計劃以每年一到三款車型的速度,于2025年底前推出八款新車型,涵蓋各種尺寸的轎車、SUV及MPV。零跑計劃于2022年第二季度推出一款智能純電動中大型轎車C01,并于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交付。
(四)長城汽車【將在巴西投資18.5億美元生產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
3月22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在巴西投資18.5億美元建立一個工廠,預計未來將生產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根據長城汽車的擴張計劃,在未來幾年的不同周期內還將投資近20億美元。該公司發表聲明稱:“這項計劃將尋求在2025年前為該地區創造2000個直接就業機會,并達到每年約10萬輛汽車的最大生產力?!蓖瑫r計劃將巴西圣保羅州的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轉變為對拉丁美洲其他地區的出口中心,預計到2025年,公司年營業額將達到55.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