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喜迎二十大勝利召開,2022年9月21日上午,金龍汽車集團黨委委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篤廉帶隊,蘇州金龍黨委赴吳江區費孝通江村紀念館江村文化園、震澤誠信鄉鎮、吳江太湖雪蠶桑文化園開展“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走基地、看變化、聚力量”實踐教育活動。公司黨委委員、紀委委員、支部書記、黨群紀檢工作人員29人參加活動。
是日,秋風陣陣,氣溫舒爽,一掃盛夏高溫酷暑余威。蘇州金龍黨員干部興致勃發,踏步如云,首先來到吳江七都鎮費孝通江村紀念館,瞻仰費孝通雕像,了解費孝通生平事跡,學習費孝通治學富民精神。整個園區由六部分組成,分別是費孝通紀念館、江村文化館、孝通廣場(包括費老塑像)、景觀池、碑廊和茶樓。費孝通紀念館粉墻黛瓦臨水而建,氣派、流暢,水鄉特色與現代化氣息交融,人文氣息撲面而來。行走在親水平臺走廊上,綠水浮云,碧蓮掩映,清水清廉,親民勤廉意蘊凸顯,充分體現了費孝通先生心系家鄉,難以割舍的鄉土情懷。
費孝通紀念館展出費孝通先生開展社會調查的大量珍貴圖片和調研學術成果,展示費孝通先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所作出的偉大貢獻。費孝通先生26次造訪江村,足跡遍布田間地頭、民舍,作為中國社會學泰斗,費孝通先生用畢生精力進行社會調研,揭示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規律,因勢利導,與時俱進,志在富民。其學術成果產出極為豐碩,他著述的《鄉土中國》《江村經濟》、《重訪江村》、《三訪江村》、《江村五十年》等鴻篇巨制,在海內外享有崇高聲譽。其親民為民、反復調研、嚴謹治學、終生不輟的精神品質無疑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蘇州金龍黨委一行信步來到江村文化館,參觀了解費孝通胞姐、現代“黃道婆”費達生,因“桑梓萬家,繭絲遍地”而到江村開弦弓,終其一生開展科技下鄉和工業下鄉的創新、創業事跡,汲取創新、創業精神。1924年,21歲的費達生從日本東京高等蠶絲學校畢業回國,與其老師、愛人鄭壁疆先生一起推廣蠶桑改良和科學養蠶技術,并在開弦弓率先成立了中國農村第一家生絲精制運銷合作社,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農村工業合作股份制企業,而使開弦弓成了全國鄉鎮工業的發源地。
秋風颯爽,拂過千畝桑園,鼓蕩萬頃水田。繼參觀費孝通江村紀念館江村文化園后,蘇州金龍黨委前往震澤誠信鄉鎮——吳江太湖雪蠶桑文化園參觀學習。乘坐觀光小火車,沿著誠信鄉鎮設計的鄉間公路,黨員干部們放眼遠眺,沉靜在綠色田畝中,徜徉在撲鼻的稻花香里。中國的鄉村發展日新月異,農村新業態層出不窮,鄉村旅游,鄉間民宿,農家樂,采摘體驗,豐收文化節,在實地參觀、耳濡目染下,無不極大地增進了黨員干部們對新發展理念和創新、創業精神的學習領會。
震澤,因蠶桑而成集,因集旺而成市,因市盛而成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震澤人種桑養蠶、繅絲織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靶Q事勝耕田”“春繭半年糧”之說,早在明初,這里就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湖絲產區之一。在太湖雪蠶桑文化園參觀過程中,黨員干部駐足了解源遠流長的絲綢文化、近距離觀看觸摸蠶的一生,詳細了解體驗制絲工藝的演變歷程。在看到由蠶繭、絲織品制作的琳瑯滿目、紛繁多樣的精美小工藝品時,黨員干部們不禁嘖嘖稱奇,再一次激發創新、創業的思維和靈感。
半日安排,行程緊張,節奏緊湊,黨員干部們全程沉浸在“走基地、看變化、聚力量”實踐教育活動中,視覺的沖擊、靈感的激發、精神的汲取,充分達到了本次實踐教育活動入眼、入腦、入心的學習效果。通過本次實踐學習,必將不斷啟迪黨員干部們的創新靈感、激發黨員干部們的創業激情,在二十大即將勝利召開的喜慶時刻,為蘇州金龍不斷創新發展、激情奮進新征程注入蓬勃偉力。